
2025年4月19日清晨,春风携着漓江的湿润灵秀,轻拂桂林画院的飞檐斗拱。值此惠风和畅之际,由中国诗书画研究会、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、桂林中华文化促进会联合主办,桂林画院承办,李铎书法艺术研究专委会、广西岭南印社为艺术支持单位的"纪念李铎先生诞辰95周年暨李铎李绍清父子书法展"在此盛大启幕。庄严的国歌声中,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拉开帷幕,京桂两地百余位书画名家、文化学者与艺术爱好者齐聚,见证传统书法艺术在漓江之畔绽放新光彩。
李铎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、当代著名军旅艺术家,其艺术成就早已蜚声中外。他以苍劲雄浑的笔力、大气磅礴的气韵,在书法史上留下独特印记。其主张的"在发展中继承",形成了以"临、立、变、创"为核心的书法理论体系与艺术风格,笔下既有军人的刚健风骨,又含文人的雅致情怀。此次展览精选李铎先生及其子李少青60余件书法精品,既是对这位艺术巨匠的深切缅怀,更是对中华书法传承脉络的生动诠释。展厅内,父子墨宝交相辉映,如艺术长河承载两代人对书法的执着与守望。
^桂林画院院长 唐道 一 致欢迎辞
^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三级调研员 莫荣建 致贺辞
^桂林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 袁绪祥 致贺辞
^李铎之子李少青致答谢辞 开幕式上,嘉宾致辞情真意切。桂林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袁绪祥回顾李铎先生的艺术生涯,盛赞其作为军旅书法家"以笔为枪,以墨为魂"的家国情怀与卓越贡献:"李铎先生以笔墨为舟,宣纸为海,在书法天地中勇毅前行,留下宝贵精神财富。"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三级调研员莫荣建从文化传承角度,阐述展览对提升桂林历史文化名城艺术品位与影响力的意义。桂林画院院长唐道一解读作品艺术价值,肯定父子俩"恪守传统法度,勇探创新之路",为当代书法树立典范。桂林画院荣誉院长徐家珏接受专访时表示:"父子书法雄浑大气,既是传统继承,也是现代创新,堪称传承发展的典范,更让人体会家道文化传承的意义。"
步入展厅,宛如置身翰墨构筑的艺术殿堂。李铎先生作品笔力千钧,如苍松挺立、金石铿锵,一笔一划凝聚着军旅生涯的刚毅与岁月沉淀的哲思,一字一句展现超越时空的艺术张力。李少青的书法在传承父亲"临古不泥古"精髓的基础上,融入新一代对书法艺术的独特理解与创新表达,既有传统典雅韵味,又具鲜明时代气息。父子作品相互呼应,演绎着书法艺术在传承中创新、在创新中坚守的生命力,让观众深切感受中华传统文化"根深叶茂、生生不息"的强大力量。
"一横一竖写春秋,一撇一捺见山河。"当笔墨与桂林的山水文脉交融,书法艺术便被赋予了新的灵魂与内涵。书画界同仁或驻足凝视作品中蕴含的军旅风骨,或低声交流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之道,沉浸在艺术的魅力之中。一位资深书法家赞叹:"李铎先生的书法气势雄浑如万马奔腾,李少青的作品则清逸洒脱似漓江流水,这场展览既是艺术的盛宴,更是精神的传承。"
李少青在答谢致辞中难掩激动之情:"父亲常说,书法之道,始于临帖,终于立心。他不仅教会我如何用中锋写出'铁画银钩,更教会我以军人的刚正品格对待艺术、以文人的清雅志趣和外交官的洒脱灵活浸润笔墨。"他表示,将继续沿着父亲"传承不守旧,创新不离根"的艺术道路前行,让书法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。
^李少青将作品《杜甫•望岳》捐赠给桂林画院永久收藏,桂林画院院长唐道一向李少青颁发收藏证书。
^李少青将榜书作品《观远》捐赠桂林画院永久收藏,桂林画院支部书记、副院长向李少青颁发收藏证书。
据悉,特别值得关注的是,本次书展闭幕后,中国诗书画研究会将在桂林雅园书画院内设立"李铎书法艺术碑林长廊",以电子与实体结合的形式,永久陈列李铎先生经典书法作品、军旅主题创作及艺术理论,打造集文化展示、学术研究、公众教育于一体的艺术传承基地。这一举措不仅为桂林增添新的文化地标,更让这位军旅艺术家的笔墨精神与山水同辉,在传承中永续流传。
展览将持续开放至4月22日,诚邀社会各界人士共赴这场翰墨之约,在笔锋墨韵中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,在父子传承中感受艺术精神的生生不息。
v书展活动花絮: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