愚公移山处是谁定的?
愚公移山的故事举世闻名,是干事创业克服困难、坚韧不拔、夺取胜利的形象代表,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。
济源是愚公故里,现在王屋镇愚公村的愚公移山群雕,承载着愚公精神和愚公移山处,是王屋景区的一个亮点。这本是一个神话故事,是谁把故事的原型处设在这里呢?调查和了解这件事,对宣传、学习愚公精神有一定意义。
我经过多次调查和访问当时人,事件清晰了,1957年4月23日,省豫剧三团要来济源排练愚公移山戏取景。可地方在哪里?时任济源县委书记侯书堂带领县委4人,乘吉普车到大峪、王屋、下冶、邵原等山区考察一圈。当时路况不好,很多地方交通不便,走的地方有限,没有看好合适的地点,就指示王屋六区书记郑世杰抓紧选址。
第二天郑世杰书记带领通讯员崔宗亮、王立臣,三人顺山间小道步行,从杨沟岭、大店、庭芳、林山翻山到紫微宫,一路考察分析地质地貌,看到白果树西的地方可以,就拟定此处。当他们顺沟出来到燕婆洼(现改愚公村)时,看到这个地方比紫微宫的地方好,离汽车路和阳台宫比较近,观众容易看到,克服白果树处偏僻的缺陷,三人再三商量和反复看地形,就定在当时的燕婆洼村。
郑世杰回到区公所,随机用电话向侯书记汇报,为了慎重决策,侯书记又召开了县委班子领导和知名人士参加的讨论会议,通过了愚公移山处选址的决议。
愚公移山地址确定后,省豫剧三团来此取景排练,并在王屋山区唱戏。为了开发旅游,旅游局组织人员进行认真设计,精心施工,建立愚公移山群雕。让人们展示愚公精神的发源地。经县民政局批准,燕婆洼村改名为愚公村。
郑世杰:邵原花园村人,原任济源县副县长,已去世。
崔宗亮:下冶人,由卢施学(原济源检查院长)推荐参加工作,现退休,是《呼孝通天》一书的作者。
王立臣:王屋竹泉人,市党史办退休干部,是《儒学名句译文》的作者。
卢化南2012.11.5
卢化南简介
卢化南,1953年生,男,原籍济源市大峪乡上寨村熬坪队人,因小浪底大坝建设,移民居住北海区铁岸村。
毕业于自学河南大学、济源市文物局退休职工、中共党员、文物考古付研究员、国家地震学会会员、黄河文化研究会理事、济源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、文化能人、济源市姓氏学会顾问。
为了给国家做出贡献,自学20余门专业知识,博学多识,走路考察超过40万公里,遍市区和周边的各个河流、山川、村庄,到过很多名山胜景,骑自行车环地球一周,穿越28个国家。在多种媒体上发表《济源是赵姓人氏的发迹地》等文章150万篇(含网络转);出版《王屋山考古》等38本专著(10本待印),其中《成就你一生的100个哲理》的书,被韩国译文出版、被网民评为世界三大励志书之一,解救过许多失意人。著作在全国图书馆、档案馆均有保存,多部门列为职工培训教材。著名的企业家宗庆后、任正非、董明珠、马云、马化腾、李玉田、卢一明、杨安国、牛小会等人的成功,均与读过他的书有关。
写了《话说济源》69集大型电视片;考察研究获科技创新成果200余项,其中的《极端天气形成的原因和对策》等文,和联合国气象会议决定相一致;《天体引力和地震的关系》可以预报地震,也多次验证,也预言地球南北极60度以上地区没有地震,13年后被中国科学院张健仁率队考察所证实。有多项可获诺奖;向国家有关部门提《文化工作要抓实》等合理化建议2500余项。其中有的在中国学术论坛上《就华夏探源问题答主持人问》;《关于古文化遗址保护问题》列入国家21世纪战略规划;大多建言见了成效发挥作用。个人被网友评为:最有广度的考古学家、地质学家、是天体演变预报地震的引路人、是愚公故乡最能干的杰出人才、愚公的化身、世界文化大咖、百姓的贴心代言人、国家的忠诚卫士、社会发展的预言家和谋略家、伟大的气候学家等称号。据中国科学院朱晨光等院士分析:有19项的成果可望能获诺贝尔奖。
事迹列入中国《作家百人榜》、《中国人物志》、《世界人物志》等书中。冠军张地唱歌一首、360阿蕾制作金匾表示祝贺!网址为:http://www.360doc.com/content/14/0110/07/4990685_344017959.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