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病传验方 说快板的瞎女人
李绪英离世已经四十余年了,村中人不断讲起怀念。她有什么特长让人留想呢?
在解放初期,济源城东高庄村,有个一身正气、双目失明、会传授治病、说快板的女奇人。她心底善良,记忆超人,精神矍烁,多才多艺,名叫李绪英,生于清代光绪戊戌24年,是济源市北海区李庄村的一个贫困家庭。兄妹三人,一个哥哥到外谋生,没有音讯。一个妹妹嫁到庙街村英年早逝。
她小时五岁缠裹脚,疼痛难忍浑身发抖。女子缠脚有上千年的习俗,束缚泯灭了多少女子的天性和幸福,成了旧社会的牺牲品。她十八岁嫁到东高庄和李世藩成婚,勤奋好学,天资聪颖, 家境一般,基本上能解决吃喝问题,生了五女三男,其中两男不足五岁夭折。
自从嫁到高庄,丈夫在县城干事,家里重任全落在一个小脚女人的身上。不论农活夏天五更割麦,冒着烈阳打场;还是秋天忙得黄昏收谷子,夜晚熬夜瓣化玉米;不论养儿育女的辛劳,还是家里的日常杂事,碾米推磨,绞辘轳挑水,喂牲口养鸡,白天在地里干活劳作,晚上织布纺花,做针线活,起五更坐半夜,连煤油灯也舍不得用,勤俭节约,备偿苦寒,过着非常艰辛的日子。
她丈夫在城里干事,人缘好,上过私塾有文化,能力出众,社会活动能力强,风流潇洒,装束威武,回村穿着军装,腰挎手枪,绑着裹腿,非常有气魄,在人们面前走过一阵风。从开始做饭,当兵到保安大队长秘书、副大队长。在三十年代,家里嫁出去三个闺女,更为家庭增添富有,那时家里有十多亩地,又有骡马,种地不用愁,日子过得也算锦上添花。
到了一九四O年秋季,儿子不满十岁,丈夫因服务上司大队长李志斌,李志斌倒过大烟土被人告发,闻讯躲藏起来, 县官把她丈夫关起看守所月余,而后来逮住李志斌,丈夫才从此解围。回去后,有一天正在往地里担粪,听说李志斌在看守所又一次跑掉,追到大社被击毙,别人把这一消息传给正在担粪的丈夫,他谨慎胆小,闻风丧胆,吓的得了重病,不到一个月就病逝身亡。李绪英一家人哭得死去活来,好像暗无天日,天蹋下来。由于悲伤过重,眼泪哭干,双眼失明。领着一家老少四口艰难地维持生计,经历了很大磨难,承受了严重压力。
1943年,日本侵略,兵荒马乱,蝗虫遮天盖地,庄稼颗粒无收,民不聊生,故乡百姓逃走的只剩下有二三十人,李绪英女儿李白白也因家里的艰难,不满12岁,跟城东街大姑李泽英一家逃到山西曲沃,给人家大她十多岁的人当了童养媳。
李绪英面对困难,意志坚定的说:“死了死在家”。和丈夫小妹在家艰难度日。有一天夜里,她们正在熟睡中,忽然听见格吧的响声,起来一看:发现西屋火红一片,大嫂因年纪大没能逃走,被火燒死。她领着当时的儿女,还有个邻居不满十岁的儿子,也住在自已家里给予抚养。西屋房距她家堂屋不足一米,被盗贼在房后墙捣了个窟窿,进行抢劫粮食,大嫂不给,被盗贼捆绑在床边,把房点着。
她的儿子面黄肌瘦,饿的头发全部脱光。她双眼失明,还得给人家纺花织布、拐线,挣个钱维持生计,含辛茹苦,备尝风寒。闲时用麦秸杆和玉米包拧成绳子,编织小篮和坐垫,无偿提供给街坊邻居。有时还给邻居们治感冒,揉头,提供良方,过着艰难而又愉悦的生活。
解放了全才逐步走向幸福生活。
她心灵手巧,明智开悟。经常说二句话:“温故知新找规律,融会贯通常训练”、“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”。每天克服一个学习上的困难,你就会得到无穷的乐趣。饭要一口一口地吃,孩子学走路的时候要一步一步的走,就是循序渐进,不可囫囵吞枣。知识是无穷无尽的,要懂得道,明白理,就可以自己创造出许多新方法,找出新规律。她的心算加减法,不论多大数字,比打算盘还快,称得心算“一口清”。
李绪英在家庭养练调治有一套绝技,是她自己在漫长家庭生活中的实践与摸索,是家庭生活中实用智慧的结晶,总结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家庭“以防为主,综合防治”的有效方法,在家里发挥着特殊的作用。
一、甩背功。她说:“修就是修缺点,修错误,修不规范生活方式,也叫改邪归正;练就是练性练心,像莲花心态,出淤泥而不染。” 在四十年代,偶遇一道士来村结缘,倾囊相授“甩背功”,一坚持就是几十年,摸索领悟它功效的真谛,不花钱简单易行,甩疾病使用方便,不限时随地可取,增免疫健康益寿,可调治头晕,头疼,胸闷气短,颈肩腿疼,胃肠等疾病,给家庭带来无限希望。预备:预备站立需放松,两脚肩宽心要静。原地不动甩双背,前后甩动要匀称。
特点:甩背三百经络通,坚持早晚两练功。胜似吃药和按摩。消灾祛病阴阳平。收功:收功全身宁神定,拍打头部来收功。呼吸绵匀三咽唾,喝水热身气血盈。功效:甩出规律免疫增,潇洒微笑循妙行。耐心培育修德惠,延年益寿不是梦。
二、咽唾功。她说是祖上传下来的,就是每天早上睡醒后不说话,床上端坐,平心静气,存养神气,一练“赤龙搅海”舌头左右三十遍;二练叩齿三十遍;三练鼓漱三十遍,四练口中唾液分三口慢慢咽入小腹。
古人称唾液为“琼浆玉水”,“金津玉液”、“神水”、“华水”、人没有唾液,就结束了生命。从小培养生活习惯,不让随地吐唾液,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