序言
艺术,自古以来便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载体,它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,穿越历史的长河,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与文化的演进。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上,艺术家们始终肩负着探索与创新的使命,他们以独特的视角、敏锐的感知和无畏的勇气,不断突破艺术的边界,试图在时代的浪潮中掀起一场场未完成的艺术革命。
“破界”一词,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中国艺术家们在艺术创作道路上的不懈追求。他们打破传统与现代的界限,跨越东方与西方的文化隔阂,融合不同艺术形式与媒介的壁垒,以全新的理念和手法,重新诠释艺术的内涵与外延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们不仅挑战了既有的艺术规则,更引发了观众对于艺术本质、社会现实以及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度思考。
然而,这场艺术革命并非一蹴而就,它是一个持续演进、不断深化的过程,充满了未完成的探索与未知的可能性。艺术家们在探索的道路上,始终保持着对未知的好奇与敬畏,他们深知艺术的边界是无法穷尽的,每一次的突破都只是新的起点。正是这种未完成的状态,赋予了艺术永恒的魅力与活力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们前赴后继,投身于这场伟大的艺术革命之中。
此次“破界——中国艺术家未完成的艺术革命线上特别展”,旨在通过线上展览的形式,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,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中国艺术家们的创新精神与独特魅力。在这里,你将看到来自不同年代、不同背景的艺术家们的作品,它们或以传统技法为基础,融入现代元素;或以数字技术为手段,展现传统意蕴;或以跨学科的方式,探索艺术与科技、哲学、社会学等领域的融合。这些作品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,照亮了艺术的夜空,也为我们指引着前行的方向。
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,能够激发观众对于艺术的热爱与思考,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艺术的力量与魅力。同时,也期待更多的艺术家能够加入到这场未完成的艺术革命中来,以他们的智慧和才华,为中国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,共同书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华章。
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“破界”的艺术之旅,在未完成的艺术革命中,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。
北京墨真书画院编辑
詹志峰 山水画家、篆刻家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副会长、李可染画院副院长、中国画学会理事、中央文史馆书画研究院研究员、国家一级美术师。
国内外多家媒体,如“人民日报”、“人民日报海外版”、“人民画报”、“文艺报”、“书法”、“美术家”、“美术观察”、“美术”、“国画家”、“江苏画刊”、“收藏家”(香港)等评价志峰艺术的文章六十余篇。篆刻、国画作品赴加拿大、日本、泰国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叙利亚、台湾、香港、英国、法国、美国、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展出。
国画作品“群峰横秀”获《跨世纪暨建国五十周年全国山水画展》铜奖。“涧壑叠嶂情”获《2000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》优秀奖。2002年山水画八幅收入《当代中国画库—山水卷》。1993年至1997年发起策划组织“世界华人画家三峡刻石”活动,被国务院命名为“三峡刻石第一观”,其中收入中国画“残荷”及篆刻作品四十件。1997年受文化部之命为江泽民主席和巨幅国画“锦绣中华”治印十余方,受到文化部特别表彰。发表和出版篆刻、国画作品千余次,大型专著有《中国当代书画家印选—志峰治石》、《急就篇》、《志峰艺术》、《志峰》、《闲趣集》、《甲子志峰》、《履岳凌波》、《刀吟石咏》作品被多家馆藏。
北京墨真书画院于2013年在北京成立,2020年在天津成立分院,是一家专注于学术研究,组织开展大型书画展览、全国采风、公益事业以及国际交流活动的企业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