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溪山藏雅筑 文脉润乡关--草链岭下《钟灵毓秀山庄》访记
作者:金英伟
秦岭东段的脊梁在草链岭处挺起最高身姿,云雾如素纱缠绕着海拔2646米的峰峦,将第四纪冰川遗留下的嶙峋风骨,晕染成一幅流动的水墨长卷。山脚下的农林村,恰似这幅画卷中最温润的一笔——洛河支流如银带穿谷而过,潺潺溪水载着落叶轻吟,鱼儿在澄澈波光里浅翔,四个农民小组的炊烟袅袅升起,与山间云雾相融,而钟灵毓秀山庄便静卧在这溪山环抱之中,藏着乡村振兴的诗意与生机。

深秋的雨丝如细毫蘸墨,10月19日丝丝细雨依然在洛南大地轻描淡写,但却挡不住人们奔赴山庄的脚步。20日,正是山庄主人刘新民、赵西芳乔迁之喜的良辰,远山含黛,细雨含情,前来祝贺的亲友宾客,踏着湿软的田埂而来,将欢声笑语洒满了这座刚焕新颜的农庄。


提及女主人赵西芳,洛南人总会竖起拇指。这位洛河源头的守护者,身兼洛南女子诗社社长的才情与创业者的刚毅。曾在县农业银行执掌金融笔墨的她,毅然辞职后,先后代理啄木鸟品牌、深耕服装产业,却始终放不下对家乡山水的眷恋。她聚焦洛河景区的生态与文化价值,注册"洛河源""草链岭"商标,让家乡的名字随品牌远播;更以制片主任的身份,在公益电影《花开无声》中,讲述着洛南大地的温情故事。诗心与匠心在她身上交融,成就了这位兼具才情与担当的乡村女强人。
19日的第一波访客,便为山庄注入了浓厚的文化气息。中书协会员、书法家武豪,商洛榜书协会主席马英武,商山印社社长、篆刻家闫英杰,三位书画界名家踏雨而来,笔墨随身,意气风发。紧随其后的,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、商洛作协副主席兼洛南作协主席刘建锋,退休老干部、原洛南电视台台长蔡新生,县诗词曲联学会会长王刚军,以及司法局退休干部、书法家柯军治——还有深耕本土文化的商洛市书协会员、商洛市榜书协会理事、县诗词曲联学会副会长金英伟,以及县诗联学会3位女会员。

一行人先绕着"守草链岭第四纪冰川遗迹"亭栏漫步,指尖抚过刻着岁月痕迹的石栏,看雨水顺着亭檐滴落,在地面溅起细碎的水花。脚下的河道溪水清冽,裹挟着山涧的凉意奔涌,岸边田地里的白菜、萝卜带着雨后的鲜绿,叶片上的水珠晶莹剔透,尽显田园生机。大家与沙河浪金的村民攀谈,听他们讲述与山水相伴的生活故事,每一句家常里,都藏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。
当脚步迈入钟灵毓秀山庄,现代建筑风格的二层楼宇豁然眼前。白墙黛瓦与山间青黛相映,飞檐翘角似要揽住流云,高雅典致的气质与田园风光完美相融。推开大门,室内景致更令人称叹:大厅宽敞明亮,会客厅温馨雅致,卧室静谧舒适,茶室茶香氤氲,书房墨香浮动,饭厅整洁大气,每一处布局都透着主人的用心,将优雅格调与生活气息巧妙平衡。
此时,金英伟早已酝酿好贺诗一首,当场吟诵:"洛水含章映翠屏,晴峦叠锦抱幽亭。墨香浸染雕栏月,竹韵轻摇玉砌风。一径苔痕承雅客,半池荷影照诗星。钟灵自古藏真趣,敏秀而今续锦程。"诗句中,洛水、晴峦、墨香、竹韵交织成画,既赞山庄之美,更贺主人乔迁之喜,赢得满堂喝彩。


品茶论道间,刘建锋主席的话语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。他时而描绘草链岭的大美风光,从冰川遗迹到茂林修竹,从溪流潺潺到云海翻腾,让人心驰神往;时而分享八集广播剧《洛惠渠》的编剧心得,眼中闪烁着对历史的敬畏——1958年的艰苦岁月里,洛惠渠的建设者们以钢铁般的意志,在崇山峻岭间开凿渠道,让洛河源头的清水穿越四十里梁塬,彻底解决了洛南县城干部群众的吃水难题,这份红色精神与伟大壮举,在他的讲述中愈发清晰动人。一旁的县融媒体中心前任蔡新生台长频频颔首,两人不时忆起洛南融媒体中心的发展点滴,岁月的温情在茶香中流淌,这份家国情怀在美酒中敝开。

酒过三巡,诗兴更浓,墨兴愈酣。马英武书家借着酒意挥毫,笔走龙蛇如行云流水;闫英杰书家伴着茶香泼墨,铁画银钩似山石嶙峋。《风生水起》《山骨海风》《福蕴华堂》……三十余幅书法作品在案上徐徐展开,笔墨间尽是祝福与才情。这些作品不仅装点了山庄,更随着主人的心意,送到了周边村民家中,将商洛榜书"六进"活动的文化暖意,真正送到了田园百姓的心坎里。村支书兼村主任刘新锋感慨道:"这样的文化活动,既丰富了老百姓的精神生活,更让传统文化扎根乡村,真是惠及民生的好事!"





20日上午,细雨绵绵,雾雨不断飘落在山间。洛源小学校长胡晓娜得知马英武、闫英杰等名家在村里,专程赶来邀请一行人前往学校。在简朴的校长办公室里,胡校长动情地讲述着学校老师们扎根山区、潜心育人的故事——他们用爱心浇灌幼苗,用坚守诠释教育初心,这份团结拼搏的奉献精神,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。马英武、闫英杰当即挥笔,为学校赠送了四幅篆书、三幅榜书、一幅楷书作品,笔墨飘香间,为孩子们播下了文化的种子,也让商洛榜书"六进"活动在校园里绽放出别样光彩。
临近中午,第三波访客如约而至——陕西省诗词学会、国学研究会会员,县诗词曲联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蔺爱舍,副会长高永平、毛晴、徐晓蔚等一行文人雅士,踏着晨光走进山庄。老友重逢,喜上加喜,大家围坐品茶,凭窗欣赏田园风光:远处草链岭云雾未散,近处田垄绿意盎然,秋风拂过,带来稻穗的清香。诗兴大发的众人纷纷吟诗作句,会长王刚军一首《七律·贺赵西芳乔迁华堂》道出心声:"西式楼宇焕新光,两层轩敝接云长。诗朋满座歌乔迁,墨友挥毫赠锦章。窗纳秋风藏雅趣,庭栽花木溢芬芳。今朝共贺华堂喜,来日文缘更绵长。"
夕阳西下,余晖为草链岭镀上一层金边,钟灵毓秀山庄的欢声笑语渐渐融入暮色。告别之际,回望这座藏在溪山间的雅筑,它不仅是一处宜居的家园,更是乡村文化的聚集地,是文人雅士的精神驿站,更是乡村振兴路上的生动注脚。
康养洛南,大美草链岭。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,正有越来越多如钟灵毓秀山庄般的存在,以山水为纸,以文化为墨,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。期待未来,更多的乡村雅筑绽放光彩,让秦岭深处的文脉绵延不绝,让田园风光与人文底蕴交相辉映,绘就一幅更加壮美的乡村振兴画卷。
作者简介:

金英伟,"老山铁骆驼",陕西洛南人,生于1965年8月,中共党员,本科文化,经济师职称。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139师战士,1985年一1986年在云南老山前线参加对越作战中,在血与火的战场上,在悬崖峭壁陡坡淤泥山路上面对生与死、血与火的考验,圆满完成一线军用物资护送任务,一天来回2- 3次,最多6次,曾被解放军《猛进报》以题为《老山铁骆驼》报道,个人荣立二等战功,现就职于洛南县金融监管局。
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					